首頁 > 常見問答

 
 
  中心服務
 
  心理衛生
  人際關係 壓力調適 憂鬱防治 情緒管理 兩性關係 婚姻家庭 生涯規劃 自傷防治
 
  婚姻相處
 
Q1
我即將要結婚了,但最近心裡卻有點怕,甚至不想結婚了!為什麼會這樣,我是不是得了「婚前恐懼症」?
A1

婚前恐懼症是指,在結婚前對未來的婚姻有一種恐懼感,具體症狀會出現煩躁、沒有耐心、容易發火,沉默寡言等情形,並影響到工作和生活。因此,如果發覺自己愈靠近婚期,心情愈容易煩躁不安時,建議您試著與身旁的親友聊聊,也可以與另一伴一起參加婚前教育課程、或尋求心理諮商專業人員的協助,認識與了解婚姻中可能會面對的問題及學習因應方法。此外,如果您的婚前恐懼症狀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與工作效率時,建議您儘快到精神科或身心科求診。

 
Q2
只有女生才有婚前恐懼症嗎?為什麼?
A2
婚前恐懼在每個男女身上都可能會發生,只是男性焦慮的程度沒有女性來的明顯與嚴重,所以較不易被察覺。不過,一般而言,女性的婚前恐懼情形確實比男性多;而導致女性婚前恐懼症的原因很多,可簡要歸納如下:  
  (1) 擔心婚姻會成為愛情的墳墓,從此沒有了激情和甜蜜。  
  (2) 需與公婆同住者,擔心無法適應彼此不同的生活習慣。  
  (3) 家事(如煮飯、洗衣、整理家務)須獨當一面,擔心無法勝任。  
  (4) 擔心進入婚姻生活後會失去個人自由與空間。  
  (5) 擔心婚後成了為家事繁忙的黃臉婆,喪失自我魅力。  
  (6) 婚後要花時間照顧家庭,擔心會降低在職場上的競爭力。  
  (7) 相親結婚者,因對未來另一半仍不夠了解,害怕會遇人不淑。  
Q3
什麼是「婚前教育(輔導)」?新竹市那裡可以找到這些資訊?
A3
根據民國92年2月公佈的家庭教育法中規定,直轄市、縣(市)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針對適婚男女,提供至少四小時婚前家庭教育課程,以協助適婚男女認識與了解婚姻生活的本質及影響因素(如雙方性格、價值觀、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等),培養正確婚姻觀念,促進家庭美滿。
目前婚前教育(輔導)的進行方式可分為教育課程與團體輔導或工作坊兩種方式,由各縣市的家庭教育中心及各地方教會辦理,此外您也可以向專業的心理諮商人員尋求協助(如心理門診);詳細資訊請洽各相關服務機構。
 
Q4
如何經營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?
A4
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是人一生重要的學習課題,需要靠夫妻雙方不斷的溝通與經營。雖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婚姻哲學,但有些基本原則是經營美滿婚姻的不變法則,例如:在婚姻相處的過程中體諒彼此的辛勞,容許與鼓勵對方繼續成長,允許彼此仍然擁有自由生活空間,不要將外面的煩惱帶回家(可以向對方傾吐委屈,但不要將對方當做遷怒的對象),及培養夫婦的共同興趣等。  
Q5
婚姻在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時,需要尋求專家的協助?
A5
當婚姻開始出現下列「徵兆」或發生重大「事件」時,建議您可以尋求婚姻諮商的協助。  
  (1) 婚姻危機的「徵兆」
缺乏共同興趣及活動,感覺不到有什麼美好的未來。
婚姻關係感到惡化,很少談心事、不再關心對方。
性關係品質及頻率降低,親密感逐漸淡化,相處時間變少,家庭以外的活動變多,如過度投入工作、交際應酬變的頻繁。
缺乏溝通與協調,在處理生活事件上少有共識。
 
  (2) 引發婚姻危機的重大「事件」
不斷出現衝突事件,且雙方無法解決。
承受重大壓力事件,如失業、家庭成員生重病、特殊兒童、雙親患慢性疾病等,導致夫妻雙方無力負荷。
發生外遇事件,雙方爭吵不斷且無力解決。
出現家庭暴力事件,使配偶或孩子身心受創
 
Q6
什麼是婚姻諮商?對婚姻有什麼幫助?
A6

婚姻諮商是由一位心理專業人員與夫妻兩人同時進行會談,在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下,引導夫妻雙方覺察,彼此對事件的不同看法及溝通方式如何影響雙方的互動關係,以協助夫妻學習溝通協調的能力。婚姻諮商的最終目標在於追求夫妻關係的「雙贏」,使婚姻既能融洽又保有個別獨立的狀態,讓雙方的需求都可以被滿足。

 
Q7
新竹縣市那裡有提供婚前教育(輔導)與婚姻諮商的服務?
A7

新竹縣市提供婚前教育(輔導)與婚姻諮商的服務單位如下表,請民眾自行洽詢(詳細訊息請見資源連結)。此外,如果婚姻問題已嚴重影響到您的身心健康、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時,建議您儘快到精神科或身心科求診。

服務單位

服務方式

新竹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

婚前教育(輔導)

新竹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

婚姻諮商(詢)
 
 
  親子教養
 
Q8
為什麼青少年會出現叛逆行為,家長又該如何與他們相處?
A8

心理學家艾瑞克森(Erikson)指出,每個人一生中有八項不同的發展任務須被挑戰;而青少年則處於尋求「自我認同」階段,面臨的主要發展任務為打破對父母的依賴心結,及釐清並建立新的自我認定形象、生活目標與生命的意義。由於青少年在尋求與重新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中,開始會出現很多自己的觀點,不同以往完全順從父母的想法,而是以自己的想法行事,如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,所以會讓許多父母感覺到,孩子不再完全依賴、順從自己。然而,從孩子發展的觀點來看,在尋求自己認同過程中所引發的叛逆是成長的必經過程,也是人生發展的正常現象。
因此,建議家中有青少年孩子的家長,學習信任與協助孩子自己做決定,多聽聽孩子的想法、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,給予適時的鼓勵、支持與協助,讓孩子能在尋求肯定、認同自我的過程中,仍有一個安全堡壘可依靠。

 
Q9
青少年常會遇到的心理困擾(問題)有哪些?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能怎麼處理?
A9

由於青少年是處於兒童轉換為成人的過渡期,在此階段中,青少年除了思考「我是誰」這類問題外,生活重心漸由家庭轉移到學校、原先對父母的依賴轉向同儕、對異性也開始產生好奇和興趣,及父母、師長對課業的重視等挑戰,讓青少年們常會遇到像尋求自我、人際關係、情感交往、生涯發展及升學與課業壓力等心理困擾(問題)。有些青少年能順利自我克服這些心理困擾(問題),但有些則會一直陷在困擾(問題)之中無法脫離。
因此,建議家長與老師平時應多注意與觀察身旁的孩子,傾聽與了解孩子的困擾(問題),在適當時機給予協助。如果發覺孩子的困擾(問題)已非自己所能協助時,建議可尋求心理諮商專業人員的協助,透過「青少年諮商」或「親子諮商」的方式,共同幫助孩子解決困擾(問題)。目前新竹市有提供青少年相關服務的機構如下(詳細資訊請見資源連結):

服務單位

服務方式

生命線
張老師

電話協談

新竹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

面談諮商(詢)
 
Q10
該如何教育孩子擁有正確的性觀念及安全的性行為?
A10

根據心理學家佛洛伊德(Freud)的性發展論觀點指出,個體在3至6歲階段,是人們開始對「性」產生好奇心的時期,會對父母親的身體有興趣,或詢問一些關於生殖器及生殖等問題。父母如果能從此時起,用開放、正面態度教導孩子認識「性」及男女之間的差異,便能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起正確的「性」觀念,也有助於長大後對「性」行為的安全認知;反之,如果父母是以一種逃避、負面態度(如不許詢問或告知「性」是骯髒、不可以公開討論的事)的方式來教導孩子,將容易導致孩子對「性」產生錯誤觀念,且在長大後容易缺乏正確性態度及性行為。

 
 
  家人互動
 
Q11
什麼是家庭暴力?
A11

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二條規定,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行為。所謂的身體上的不法侵害行為包括「肢體暴力」(如空手或拿東西毆打被害人)及「性暴力」(強迫性交、強拍裸照),還有毀壞家中門窗傢俱、個人衣物、經濟控制等;而精神上的不法侵害行為包括威脅傷害、辱罵、行動控制(如禁止外出)。

 
Q12
家庭暴力只發生在夫妻身上嗎?加害人一定都是男性嗎?
A12

家庭暴力不僅發生在夫妻身上,也可能發生於其他家庭成員身上,如親子、婆媳、手足之間。雖然據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,家庭暴力加害人九成以男性居多,但在實務中發現,許多男性往往是為了維護面子與自尊而不敢主動求助,才會顯示出受害者多為女性的現象。因此,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有鑑於男性家暴受害者主動求助動機低,所以開辦男性關懷專線:0800-013-999,提供全國男性情緒支持與自我心理探索的管道,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日早上九點至晚上九點,有需要的民眾可於服務時間內撥打。

 
Q13
我已經無法再忍受對方的家庭暴力行為,我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?
A13

建議您可以到住所附近的警局(派出所)報案、或驗傷時請醫院通報、或主動撥打113全國婦幼保護專線,屆時將會有社工員進行介入與處理。

 
 
您的疑問已獲得解答了嗎?若還有疑問請到" 我要發問 "